找到相关内容13617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放生应该三无定

      放生应该三无定  莲池大师云:遇生能放,虽是善功,但济色身,未资慧命。更当称扬阿弥陀佛万德洪名,讽诵大乘诸品经典。然虽如是,但凡买生火急须放,讽经不便,只以念佛相资,若隔宿买而来朝始放,或清晨买而午后犹存,必待陈设道场,会集男女,迁延时久,半致死亡,如是放生,虚文而已。   按:今之放生多重虚文,或将鱼鸟担至寺内,行数十里,或天气炎热,或数多拥压,半致伤亡,如是放生,直同送死,且每有於某佛...

    佚名

    |放生戒杀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1928092828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‘识’居于何处。身外乎。身内乎。其静时之状态如何。其动时之状态又如何。圣人一念之起,起于何处。又灭于何处。

    问:‘识’居于何处。身外乎。身内乎。其静时之状态如何。其动时之状态又如何。圣人一念之起,起于何处。又灭于何处。   范古农答:万法唯识,法处即识处也。识即是动的作用。经云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。念之起灭,如是而已。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583412722.html
  • 燃料造业

    扬州何自明,石塔寺前开茶社。忽得病,日旋绕于席,呻吟不止。如是月余,临死,语其友曰:予茶社中,每至夏秋日,扫除诸果壳,付之一炬,不知虫蚁聚满其中,杀伤甚多,予罪业重矣,奈何!遂死。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11/20005317344.html
  • 世间三灾

    有善行。所说如法。五见成就。无有颠倒。具足修行十善业道。无觉观禅。不用功修。自然而得。时彼众生。以神通力。住于虚空。住诸仙道。住诸天道。住梵行道。如是住已。受第二禅无觉观乐。如是证知。成就具足。身坏即...一切六道皆悉断绝。此则名为世间转尽  诸比丘。云何世间住已转坏。诸比丘。当于彼时。无量时长远时。天下亢旱无复雨泽。所有草木。一切干枯。无复遗余。譬如苇荻乘青刈之。不得雨水。干枯朽坏。无复遗余。如是如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4345569.html
  • 问:农业上防除虫害,有功于民生,然杀生之罪业如何?

    能有预防生虫之法,及生而除去不杀之法,则尽善尽美矣。农人如是存心,于无可避免之中而误杀者,只是过失耳,再能以佛法先为其咒愿,则情与理兼至,可无愧于心矣。罪责本重于有心,农作之意,非起于杀,故因果自与业屠钓猎者不同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5877582.html
  • 天台宗的思想大义

    为“万物之灵”的人类,也会生起如兽性一般的冲动。今日的人、天,造作杀、盗、邪淫,或许成为明日的畜生;今日的畜生,因听经闻法,业报受尽,或许成为明日的人、天。 二、十种如是《法华经.方便品》云:“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难解之法,为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,所谓诸法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体、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缘、如是果、如是报、如是本末究竟。”“如是”的意思是指宇宙一切万有,林林总总,有十种必然的真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94563407.html
  • 佛法治病的真理---1

    分。何等为四?一者善知病;二者善知病源;三者善知病对治;四者善知治病已,当来更不动发(病不复发)。云何名良医善知病?谓良医善知如是如是种种病,是名良医善知病。云何良医善知病源?谓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,癖阴起,涎唾起,众冷起,因现事起,时节起;是名良医善知病源。云何良医善知病对治?谓良医善知种种病,应涂药,应吐,应下,应灌鼻,应熏,应取汗,如是比种种对治;是名良医善知对治。云何良医善知治病已,于未来世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5084625.html
  • 三界六道”资料

      三界六道”资料   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  三界之无色界:没有形象,也不存在声音   非想非非想处天(成语:想入非非):识性不动,以灭穷研,于无尽中发宣尽性,如存不存,若尽非尽。如是一类,名为非想非非想处。  无所有处天:空色既亡,识心都灭。十方寂然,回无攸往。如是一类,名无所有处。  识无边处天:诸碍既销,无碍无灭。其中惟留阿赖耶识,全于末那半分微细。如是一类,名为识处。  空无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1653034.html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中的正见

      《杂阿含经》中的正见   《杂阿含经》   第 1 ( 1 ) 经 (上2 )   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、世尊告诸比丘:「当观色无常,如是观者,则为正见;正见者则生厌离,厌离者喜贪尽,喜贪尽者说心解脱。如是观受、想、行、识无常,如是观者,则为正见;正见者则生厌离,厌离者喜贪尽,喜贪尽者说心解脱。如是比丘!心解脱者,若欲自证,则能自证: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149262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:不习学佛戒

    见诸法真实之相,知见同佛,古德云:“不贵子行履,但贵子眼正”。正见见如来,经云:“十方佛土中,唯此一事实。”故名正见。 正性者,诸法之实性,所谓诸法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体、如是力,森罗及万象,...神话传记)。 是断佛性,障道因缘,非行菩萨道者,若故作者,犯轻垢罪。 如是学说,皆是障道因缘,断佛性种,非行菩萨道者所应学,若故作者,犯轻垢罪。 此戒最易犯,初心学人,东学学,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19482293056.html